当归超微粉的药剂医学研究

网站首页    技术文献    当归超微粉的药剂医学研究

 

孙强*,何应#(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市300072)

 

注: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由济南松岳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整理编辑,仅限交流之用,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中图分类号] R94;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07)15-1141-03

[摘要目的]:比较当归超微粉和普通粉的粉体学特征及溶出特点,探索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当归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重压式超微粉碎机制备当归超微粉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超微粉和普通粉的形貌和细胞特征,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2种粉末进行粒径分布测定,并对粉体学参数休止角和堆密度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用恒温搅拌溶出法对2种粉末主要成分溶出特点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当归超微粉和普通粉的粉体学特征、表面形态、溶出成分含量差异显著;通常情况下当归超微粉相应成分溶出的速度与浓度要高于普通粉碎技术应用于当归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当归;超微粉碎;扫描电子显微镜;溶出速度

Pharmaceu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gelicaSinensis Micropowder

SUN Qiang, HE Ying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Fianun 30007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powder Characteristics and di ssolution rate between Common po wder and mi-cropowder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nization technology to Angelica siners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TheMicropowder of Angelica sinensis was prepared By heavy pressure micronizer; the shapes and Cell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sorts of Powders of Angelica sinensis were survey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xope.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as determined by laser diffraction Analyzer. The angle of repose and the bulk Density were measured. The content of Ferul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the two powders was studie d by constant Temperature mixing dissolution metho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etween common powder and micropowder in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surface morphology and Dissolution rate. Usually, the dissolution rate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Ingredients in micropowder were higher than the Common po wder of Angelica sinensis CONCLUSION:Micronization is helpful for theUtilization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Angelica Sinen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nization Technology to Angelica sinensis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KEY WORDS  Angelica sinensis; Microniza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Dissolution rate

 

超微粉碎技术[1]是近 20年来 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虽然在 中药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已显露出其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情况下药用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完整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对有效成分的释出形成阻力。运用超微粉碎工艺,将细胞打破,使细胞壁与细胞内成分分离,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可直接接触溶媒而溶出,从而达到用药剂量更小、生物利用度更高、药物发挥作用更迅速、药效更强之目的[2]

当归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3],具有补血活血、凋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中医处方尤其是妇科药离不开当归,素有“药王”的美称。从物理性质上分析,当归属于根类药材,纤维素含量高,常规粉碎方法难以对其进行超微粉碎。笔者采用最新型的HMB型重压研磨式超微粉碎机,对当归进行超微粉碎,并与普通粉碎方法所得当归细粉进行了比较研究。

1材料

1.1仪器

FZ102型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HMB-701超微粉碎机;DP30单冲压片机(北京国药龙立科技有限公司);XL-30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荷兰Philips公司);15]E数显示测量显微镜(上海光学仪器五厂);GSL-101BI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Rez-5A智能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

司);微孔滤膜(上海兴亚净化器材厂)。

1.2试药

当归(购自天津天宏药材有限公司,经天津大学药学院生药系高文远教授鉴定为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x.)Diels的干燥根);阿魏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73-200611);盐酸、乙醇为分析纯,甲醇、磷酸为色谱纯。

2方法

2.1当归超微粉碎工艺

取当归1kg,清水洗净,自然条件下晾干,向药材均匀喷洒75%的乙醇溶液100mL,转置密闭容器中闷润1h。随后将药材置于空气中自然挥干,置烘箱 40℃干燥,经普通粉碎机粉碎,过65日筛,得当归普通粉。取一定量的普通粉,经超微粉碎,得当归的超微粉。

2.2粉末的SEM观察

分别取当归的2种细粉适量,铺于SEM铜台上,喷金镀膜后置SEM下观察。

2.3粉末粒径测定

当归普通粉的粒径大小采用光学显微镜法进行测定[1].将已通过65目筛的药粉混悬于蒸馏水中,超卢分散,取此混悬液滴于细胞计数板上,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次500个。当归超微粉粒径大小测量方法如下:取适量当归超微粉样品置于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容器内,采用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并将样品进行超声分散,然后测定其粒径及粒径分布。

2.4 休止角(θ)及堆密度的测定

θ是评价粉末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崔福德[5]认为θ<30°时流动性很好,6>45°时流动性差,但实际生产中θ<40°就可满足生产过程中流动性的需求。堆密度(pb)是反应粉体充填性的指标之一,在片剂、胶囊剂的装填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堆密度大有利于粉末的充填。按文献方法[6,7]中经典方法,对2种不同粒度的粉末进行休止角和堆密度的测定。

2.5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A冷浸法进行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2.6溶出速率的比较

由于当归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只选取其中1种成分进行定量,难以体现中医辨证用药和注重整体疗效与各成分协同作用的特色[8]。因此,笔者以当归中总体成分为目标,选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当归溶出液特征峰进行测定,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归中全成分的整体溶出状态。

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后的当归超微粉0.3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人工胃液,37°℃水浴放置24h,取上层清液稀释成3.0、1.5、0.75、0.375、0.187 5mg·mL-1的溶液,于26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得回归方程:C=3.016 7A+0.108 9(r=0.9999)。结果表明,当归在0.1875-3.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笔者取所测得的最大A值对应的浓度,作为当归100%溶出的量。

准确称取超微粉和普通粉各3.0g,在智能药物溶出仪上溶出,当药材粉末完全浸入到溶出液中时开始计时,分别在10、15、20、30、45、60、90、120、180、240、300、360、420、480min时取样5mL,取出后补充相应的溶出递质5ml.,样品用微孔滤膜过滤,将滤液在26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相应的溶剂作为空白对照,溶出条件为转速 100r·min-1.温度(37±0.1)℃,溶出溶剂为人工胃液,体积为1000ml.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按照回归方程计算累积溶出释放率[9]

2.7数据分析

根据威布尔分布函数的处理方法,利用Excel[10]的线性回归功能拟合直线,再通过返回预测值计算出溶出参数T50TD、M(T50TD分别为药物溶出50%和63.2%所需时间.m为拟合曲线的形状参数)笔者分别对2种当归粉末的溶出参数(T50TD、M)进行方差分析。

3结果

3.1 SEM观察结果

3.1.1粉末形貌特征:用常规粉碎方法粉碎的当归.颗粒较大.组织块清晰可见,形状不规则,粒径不均匀,可见原药材的粉末特征;而经超微粉碎后、粒度明显变小.且大小均匀,颗粒的球性度和均匀度均提高,但有少量聚集的现象,详见图1

dg-1

3.1.2 粉末细胞特征:普通粉在SEM下能明显观察到细胞壁完整的细胞群,仅有个别

细胞破碎;面超微粉在SEM下绝大多数为细胞碎片,很难见到完整的细胞存在,详见图2。

dg-1

3.2粉末粒径测定结果

测得当归普通粉的D50为134pm,超微粉的D50为1.94μm。2种细粉的粒径分布如图3、图4所示。超微粉碎后的当归的中位径达到了几个微米的水平,远小于细胞的直径,故可认为细胞基本上破壁完全。并且,超微粉碎后的粒子直径分布范围更窄,说明超微粉碎的粉体均匀性优于普通粉。

3.3休止角及堆密度的测定结果

dg-2

由表 1可看出,当归粉体流动性随着粒度减小而变弱,微粉化对当归粉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有不利的影响。在制剂过程中,笔者可以通过对粒子表面的改性,或加入适当的润滑剂来改善当归超微粉的流动性能。

3.4水溶性浸出物的比较结果

普通粉、超微粉的平均浸出量分别为(62.2±2.1)%、(64.3±1.7)%。说明随着粒度的减小,

当归水溶性浸出物略有增加,提示粒度的减小有利于当归中水溶性物质的浸出。

3.5 累积溶出度的测定结果

以累积释放百分率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结果详见图5。

dg-3

3.6数据分析结果

按照威布尔分布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求出2种当归粉末溶出度参数,结果详见表2;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3。

dg-4

查表得,F0.01(1,4)=21.20。由结果可知,2种不同粒径的当归粉末溶出度参数均有极显著差异。

4讨论

粉体学测定以及 SEM 观察结果表明,当归经过超微粉碎后,破壁率大大提高,微粉较普通粉粒度分布均匀,但流动性和充填性变差,在制剂的过程中,应对此加以改善。溶出试验表明,由于当归超微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大,其成分溶出速度加快,溶出量增加,从而提高了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中药的超微粉碎制剂将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罗付生,韩爱军,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J].中草药,2001,32(10):941.

[2] 张瑜,范丙义,张大禄.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1):801.

[3] 马瑞君,王 钦.当归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2,33(3):280.

[4] 邢征.从重压研磨式超微粉碎机看中药超微粉碎的新理念[].机电信息,2005.1(16):59.

[5] 崔福德,游本刚,寸冬梅.粉体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J].中国药剂学杂志,2003.1(2):68.

[6] 张强,武风兰主编,药剂学[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45.

[7] 张强,王荣冠,心舒片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2):134.

[8] 杨荣平,杨明,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0).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2):48.

[9] 王荣,谢景文.复方确胺甲噁唑片溶出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7):487.

[10] 丘家学,分利用数据处理功能巧算分布位置参数[J].药学进展,2004,28(10):464.

2024年2月1日 09:58
浏览量: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